在由土地资源、水热资源和矿产生物资源组成的国土空间资源中,水资源是仅次于土地资源的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两山论”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以水定需”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指导方针逐步形成,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全面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事实上,“以水定需”这一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指导方针包括生态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两个方面。只有充分分析生态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在开发利用上的重要性、面临的问题,探讨发展对策,才能做到更加全面地认识水资源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实现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一、水资源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在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的指导下,生态用水显得更加重要。水文地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水资源开发不得超过自然地表水资源量40%的阈值规则,因为超过40%的水资源量开采阈值,就将明显改变或破坏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因此,无论自然生态状况如何(干旱或湿润),任何区域要想保持原有自然的生态状况,就必须遵守这个阈值规则。目前,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明显不足,而且还面临着水资源开采超过40%阈值的风险(黄河流域已远远超过这个阈值指标),保障或恢复该地区生态用水就显得格外迫切和重要,这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前提。
至于生产生活用水量则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和状况。第一,一个地区的自然水资源量直接决定了该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量,进而决定了该地区的人口总量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可能达到的水平和质量。仅就人口而言,我国著名的“胡焕庸线”和三大地形地貌台阶十分清晰地显示了人口分布与水资源分布的密切关系,也就是说,“胡焕庸线”以西以南人口密度低于10人/平方千米,而该线以东以北人口密度低于300人/平方千米以上。第二,一个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量还取决于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一些地区工程性缺水,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第三,自然水资源量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质量,从而间接影响着该地区人口密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同样可以用“胡焕庸线”和三大地形地貌台阶加以解释。总之,人类的生存生活水平和质量,在很多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水资源分布和水资源工程开采技术的影响。
二、区域协调发展中水资源合理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区域协调发展中水资源合理开采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自然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水资源开采利用不科学等方面的问题。就自然水资源总量不足而言,我国自然水资源总量,无论是地均量和人均量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是一个自然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全国80%以上的城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水问题,我国国土的一半以上为干旱或半干旱地区。自然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问题,也是自然水资源条件存在的最大问题,直接导致了我国各地区自然水资源量分布本底的巨大差异,湿润、半湿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均有分布,大体上这四种自然水资源空间分布各占四分之一。自然水资源时空上分布严重不均,直接影响了我国各地区自然水资源利用的难度和成本,这也是我国人工水库建设世界第一的主要原因。
水资源开采利用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水多了、水少了、水浑了和水脏了等问题。就水多了问题而言,需要建坝、蓄水和防洪,平衡自然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严重不均。就水少了问题而言,需要采取修水渠、跨流域调水和节约用水等一系列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加以解决。就水浑了而言,需要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强植被恢复、小流域治理和淤地坝工程,减少水土流失,强化河流泥沙治理。就水脏了而言,需要采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提供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和高成本的末端治理等措施,逐步实现水体污染物“零排放”。
总之,我国自然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水资源开采利用不科学等方面的问题,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东西差距大、南北产业结构明显不同的基本原因。
三、解决水资源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鉴于水资源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针对自然水资源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解决自然水资源面临的问题,进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对策。
一是在大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节约用水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开源节流”力度。一方面我国许多地方都存在自然水资源严重不足问题,增加水资源来源是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基本途径,这包括深层地下水开采、非常规水源开采和治理、冰山水源利用、海水淡化以及循环用水开发等。另一方面我国水资源利用中还比较突出地存在着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因此,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用水技术,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就成为有效解决我国日益增长的水资源需求的重要途径。按照成本比较原则,节约用水和提高水资源效率应该是实现水资源“开源节流”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二是调整优化人口和经济布局,从根本上落实好“以水定需”方针。自然水资源分布与人口经济的分布错位,也是导致目前我国水资源布局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以水定需”方针,在调整人口和经济布局成本较低的条件下,根据水资源对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的大小,积极开展人口经济布局的调整,以减轻水资源的压力,就成为促进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布局不断相互适应的重要选项。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人口和经济一直就存在着向水资源丰富地区迁移和转移的客观现实,建议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鼓励人口和经济进一步向水资源丰富地区移动,以促进水资源分布与区域经济布局更好地协调发展。
三是调整优化水资源分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人口与经济分布是人类活动的成果,自然水资源分布是发展潜力,自然水资源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相互适应,既需要调整人口与经济分布,也需要调整水资源分布。这就需要通过比较两种调整的技术成熟程度、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以及经济成本大小来决定,以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选择最佳方案。从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各地区都需要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调整水资源布局虽然技术难度大一些,但可能是迟早要采取的最终措施。例如,跨流域调水,特别是向我国干旱和半干旱的西北晋陕甘宁蒙新地区,以及进一步向人口经济稠密的半湿润华北地区调水,都是需要从顶层设计角度加以考虑的重大战略问题。
(本文选自《区域经济评论》2021年第5期,整理 文 锐)